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

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是國際藝術及建築界盛事,早於2006年,香港首次以地區名義向世界介紹香港建築設計,展現其優點和獨特之處。本屆雙年展以《三角四方1984 - 2044》為主題,圍繞改革開放30年以來泛珠三角城巿及香港之間在文化、經濟、都巿規劃等方面互相依止、互相影響的關係,進而推展未來30年三角四方的發展趨勢。是次展覽將首次以「建築× 電影」的跨媒界手法,由四名香港新進導演將邊境建築、居住空間、基建藍圖注入人文觀察,反思建築在人文生活中扮演的角色。

 

四套由香港出發放射到四個珠三角網絡都巿的短片,將各以一建築基本元素(居住空間、邊境建築/連繫與交匯基建、善終空間及規劃藍圖),引伸出建築及香港各式建築類型如何影響周邊城巿的人文風景、生活、感情、慾望和價值觀。

 

四段短片故事大綱及建築元素如下:

片名:《特特區》/ 社群及居住空間/ 城鄉轉變與發展 ( 5-7 min)

主場景:香港、深圳前海

類型:劇情片

導演:麥曦茵

主演:曾志偉(飾李濤)、恬妞(飾昌嫂)

定居香港多年的李濤原在香港住在公共屋邨,因妻子離世多年,子女早已出身,為減輕子女負擔,決定搬回內地過退休生活,聽盡前海發展傳聞,傳說前海將成為自治區,甚至將用852區號,成為另一個香港,未來前景繁華豐盛;可是李濤一人搬進偌大舒適的單位後,與子女分隔兩地,眺望窗外一片發展中的荒蕪之地,只覺孤清空虛。

 

李濤卻沒想到,邂逅同是獨居的美艷鄰居昌嫂後,平靜退休生活突然泛起漣漪。昌嫂一家本為蠔農,大半生為家庭勞碌,丈夫過身後,前海收地填海作發展,三子女各獲分發前海新單位,子女各自成家後,將單位收租、出售,套現再於深圳另買大單位,剩昌嫂獨居於前海;孤獨一人的昌嫂彷彿終於放下兒女包袱,努力充實生活尋找娛樂,彌補年青時未嚐的自由,與鄰居結伴學習社交舞,卻眼見朋友有老伴相伴,自己落單一人;直至遇上來自香港的濤叔,一牆之隔,生出曖昧情感。

 

早已過了青春期的二人,在深圳前海特區這個傳說中充滿希望、充滿活力的地域,盼望著,等待著,他們在有生之年都可能觸及不到的繁華;在眺望前海一片發展中的荒蕪之地,他們抓緊對方,燃燒他們心底裡熄滅已久的慾望和少年輕狂。


 

片名:《延長線》/ 連繫與交匯基建 / 廣深港基建及人脈流動 ( 10-15 min)

主場景:香港、廣州、深圳

類型:藝術紀錄短片

導演:黃肇邦(香港亞洲電影節2013 亞洲新導演獎提名《子非魚》)

顧問:Mary Stephen(伊力盧馬御用剪接師,紀錄片剪接作品包括威尼斯影展得獎作品《1428》/ 2009、《歸途列車》/ 2010)

 

一條廣深港跨境高鐵和西部通道,貫穿珠三角三代的生活、事業、生命線。三代同堂的三位女性:六十年代祖母為家庭南下、八十年代母親為下一代定居香港、今日中港兩邊走的年青女建築師為婚姻和事業北上—— 同一個時空,三代人南下北上,鐵路線幹線延長了,又帶了三代獲得怎樣的歸宿?

 

片名:《終點》/ 善終空間 / 社區及公共建築(5-7 mins)

主場景:香港、澳門

類型:劇情片

導演:吳浩然(2010年金馬獎提名短片《不知者》)

家輝的父親突然過身,他連買棺材山地都唔知埞,頓感迷妄。家輝在下山的山路上與密密麻麻的人群逆行。人群一家大小帶着水果、食物卻不是上山野餐,而是前往清明掃墓。一橦紙紮的別墅被火噬去,傳遞的不單是對先人的心意,也表達華人對死後世界的寄望,也是在世人對安居的一種投映。

香港墳場無處不在,連家輝住宅窗外也是墳場,但偏偏仍是沒有足夠的龕位。家輝希望盡快安頓好父親,可從狹窄的居住環境騰空出空間,讓一家四口住得舒服點。家輝展開了一場尋「家」的旅程。看到私營龕場一排密麻麻的靈位,又感唐樓大廈中的私人骨灰龕場不夠踏實,合心意龕位又很貴,原來背後更有人炒賣從中獲利。

在經紀介紹下,家輝前往了澳門和內地以港人為市場的墓園。在交往頻繁的珠三角中,其實流動的也不只是活人……橫跨三地,所看到的就是文化、環境、需求的互動關係,以建築側寫香港和其他周邊社群對生死的人文關懷。

 

 

片名:《新填地翻牆》

主場景:香港,西九龍最後一塊填海地

類型:劇情片

導演:詹可達(IFVA 短片比賽國際放映作《阿潘》)

編劇:伍奇偉

不久將來,國內大導演老吳將相約香港建築師到劇場舞台上,大談國內知名大型劇目《翻牆》將移施西九文化區上演,劇目將有全新演繹,定名為《新填地• 翻牆》,並擬將劇中場景換成香港填海歷史悠久的新填地,二人聊到新劇情將涉及大陸與香港在文化、語言、字體、富貧、風俗,甚至價值觀的差異,之後,又談及劇中的「牆」和人與人的界線,因牆建在哪裡正正是代表新填地的邊界在哪,新舊融合抑或圈地試點?交替、溝通、矛盾和爭端,劇中地、戲中戲,是他也是我和你。

Go to top